News and information
2023.07.19來源: 新華網編輯:媒體部
在18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介紹,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增長迅速。截至2022年底,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為160.0萬件,其中國內127.3萬件,國內與國外在華專利數量總體呈現“八二分”的格局。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專利創新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據介紹,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增速排前三位的技術領域為:計算機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基礎通信程序,分別同比增長56.6%、38.2%和26.0%,增速遠高于國內平均水平20.4%,為我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葛樹介紹,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專利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四方面特點:
一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增長迅速。2016-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速達18.1%,是同期我國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年均增速的1.5倍。其中,2022年授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33.5萬件,同比增長17.5%。
二是國內企業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勢頭強勁。截至2022年底,國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有效發明專利中,企業擁有量占比為70.9%。利用國內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本土創新力量崛起,國內頭部企業不斷涌現,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東部地區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優勢明顯。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地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占國內總量的71.3%,呈現“三強鼎立”的態勢,對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是更多外企來華開展數字經濟專利布局。截至2022年底,95個國家(地區)在華擁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32.7萬件,其中數字產品制造業所占比重達62.7%。國外企業在半導體、通信系統設備和光電子器件等重點產業強化專利布局,我國企業在相關領域需要加大技術攻關力度。
葛樹表示,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加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及關鍵數字技術專利的統計監測工作,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更好服務支撐。